查看原文
其他

巾帼同行,共享春甜!致敬最美丽的“她”!

向“她”致敬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4-03-31

人间三月,柳亸莺娇

今天是3月8日

国际劳动妇女节

祝每一位了不起的“她”

节日快乐

为庆祝第114个国际劳动妇女节

3月8日上午

北理工召开

“巾帼齐奋进 建功新时代”

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座谈会

校党委书记张军出席会议,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博,工作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后勤服务等岗位的优秀女教职工代表,校友代表,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王博主持。

张军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女教职工、在社会各领域贡献“她”力量的校友致以节日问候。他表示,学校广大女教职工既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见证者,更是积极参与者、重要贡献者。女教职工对事业的孜孜追求、对生活的无限热爱,展现了新时代北理工女性奋斗不息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。

他强调,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,北理工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、责任更加重大。希望广大女教职工担责担当,在投身一流大学建设中创造新业绩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、砥砺使命责任,以更高远的站位、更宽广的视野、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一流大学建设的火热实践,争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、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“擎旗手”“排头兵”;向上向善,在社会文明新风建设中营造新风尚,弘扬教育家精神、科学家精神,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、社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,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、家庭、家教、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,以自身模范行为影响带动身边人,合力共创美好生活;敢为善为,在矢志顽强奋斗中书写人生新篇章,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,全方位强化思想淬炼、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加强对人才培养规律、教育教学规律、科学研究规律、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学习和把握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,更好地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,全力建设“高”“精”“尖”“融”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。

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

3月3日,全国妇联在京举行了

纪念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

北理工校友于海燕、宋婷婷、徐颖

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

秘书处设在我校的首都女教授协会

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

祝贺!

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们的风采


于海燕,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1996级本科校友。现任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技术室工艺技术员,负责多型特种车辆各系统调试工作。2022年“于海燕劳模创新工作室”获“内蒙古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称号。



宋婷婷,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01级本科校友。现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,全国青联委员、北京市人大代表、海淀区政协常委、民革海淀区工委副主委。曾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、北京青年榜样·时代楷模年度人物、中国好人、北京榜样、年度十大榜样人物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。



徐颖,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校友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,导航系统部副主任。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、北斗三号建设先进个人、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、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特等奖、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等奖励。



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、北京理工大学何海燕教授为代表的女教师们,不断贡献智慧力量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致力于将协会打造成服务京津冀发展的“高端智库”、成为攻坚克难的“新型组织”、成为外联内协的“友谊桥梁”、成为有温度的“教授家园”,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三八国际妇女节

是致敬女性力量的节日

也是彰显女性风采的时刻

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

来自教学、科研和管理一线的

九位女教师代表

以教为先的育人经验

和砥砺奋斗的成长故事


宋婷婷,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01级本科校友。现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、妇联主席,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,是全国青联委员、北京市人大代表、海淀区政协常委、民革海淀区工委副主委。2023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。


恰逢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,我在快手牵头成立了扶贫办公室,探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在做公益的同时,我们通过人才培养、流量帮扶、支持就业创业等形式,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女性创业者,促进女性发展。

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,我有幸被评为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,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,但我深知,这份殊荣不仅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我的母校,属于培养和指导我学习进步的老师们。下一步,我将继续发扬北理工精神,勇于创新、敢于挑战、不断学习进步,继续为母校发展争光添彩、多做贡献。



田冉,机械学院特别副研究员,获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。


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,我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,从求学到教学,从孩子到母亲的身份转变。在这些变化中,我收获了成长,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。在每一个改变的背后不仅有自己的付出,更有学校、院系、团队和家人的帮助。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,我将坚持为科学的未知、为自己的求知做出不懈努力,在教学上发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,上好每一堂课,讲好每一门课,在生活中多一些从容与包容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对所有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女性表示最深的敬意。



陈梦璐,光电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青年人才,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。


自2021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以来,得益于学校的支持与培养,在短短3年时间里,我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2023年,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光学顶刊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发表,今年我们又再次突破量子点红外探测波段极限,取得了该领域的新突破。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,我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。同时,我也明显发现当下女性科研工作者数量越来越多,工作质量非常高,她们的成长经历也在不断激励我奋力前行。祝愿广大女教师更好的发挥“半边天”作用,为科技事业做出新的贡献。



高丽红,材料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材料加工系系主任、院长助理,国家级青年人才。


很庆幸在2003年我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开启大学生活,更荣幸在十年后的2013年能够回到母校工作。与北理工相知相识20余年,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非线性发展,同时也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发光发热而自豪。近年来学校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作为学校的一份子,我既为学校的发展欢欣鼓舞,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会继续兼顾好家庭和事业,在撑起家里的“半边天”的同时,努力在岗位上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篇章。



张秀辉,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领军人才,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国家重点领域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
在北理攻读研究生期间,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赋予了我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,我提前一年博士毕业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。2007年,我接过导师手中的“接力棒”,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。期间,我将理论化学与大气化学相交叉,建立了揭示雾霾成因的理论方法,揭示了颗粒物污染的成因,并获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的资助。薪火相传,师道传承,“导师、我和我的学生”三代人,我们成长在北理工,也在北理工发光发热,我们也将带着这份对科研的热忱、对北理工的热爱,一起为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尽绵薄之力。


张 


张弛,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际组织创新学院院长助理,国家级青年人才。


近年来,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,女教职工和科研工作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今年的妇女节主题和我的工作方向息息相关。我的科研团队以及指导的学生中也是女生居多,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也深刻感受到当今社会女性早已撑起半边天,广大女性活跃在各类职业舞台,大放光彩。作为一名女教师,在下一步工作中,我将立足工作岗位,全力做好学院各项工作,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,同时进一步做好教学科研工作,帮助学生们学习知识、拓展视野、提升认知、全面提高个人能力,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,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。



徐源,教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青年人才,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。
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有源源不断的巾帼之智、巾帼之力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发光发亮。在人工智能时代,社会对全面发展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同时也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我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安全与战略传播、认知与人工智能教育等研究,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,深度参与国家发展规划制定,我相信,在北理工“智慧教育”的实践下,在红色基因文化的熏陶中,将培养出更多勇担使命、创新包容的女科学家。 



杨小会,前沿交叉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青年人才,北京理工大学特立青年学者。


入职三年来,学校在教学科研上给予了我很多支持,众多前辈和同行给予了我很多引领和帮助,让我能够快速成长发展。另外,作为一名新晋妈妈,学校的暖心之举、关心关爱时常让我心中充满暖流。北京理工大学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,生活、工作在其中让我感觉很幸福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每当看到学生们有所成长,我都会由衷的骄傲和欣慰。未来我将继续在科研和教学上努力攻坚克难,紧随时代的需要和进步,教书育人,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


陈晓燕,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助理、培训服务高级主管,曾获北京高校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。


作为教师发展从业者,我们无疑是幸福的,我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能从不同领域、不同专业的智者身上学习到新理念、新知识,在帮助参训教师收获职业能力成长的同时,也让我们自己始终保持前瞻的视野和成长的状态。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成立的六年,也是我从行业新人向职业型、专业化教发人蜕变的六年。未来我将继续努力,在教师发展专业化之路上走得更深入、更扎实,依托学校教师发展平台汇聚校内外专业力量,用心用情帮助更多教师找到并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。



韩友霞,医学技术学院校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主任,校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,曾获学校“三全育人”先进个人。


作为校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,每天要面对各种病患,我时刻告诉自己,医者仁心,要用一颗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,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坚守,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增添多一份的保障。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在我们校医院80多个职工中,女性医生占比超过90%,我们将进一步发扬自尊、自爱、自强、自立的精神,投身学校事业发展,奋楫笃行,砥砺卓越,加快研究型特色诊疗医院建设,为学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女性的光辉是时代的光辉

巾帼的风采是进步的风采

向阳而生 逐光而行

心之所向 皆如所愿

祝愿每一个自强、自信、自立的她

都能在未来的征途上

谱写“半边天”绚丽华章

贡献巾帼智慧与力量

官微推荐






“小君”医生!全球首个中文数字放射科医生诞生!

出品:党委宣传部

来源:校工会、合作与发展部

摄影:郭强、郭广泽

编辑:吴楠、王媛、郭广泽、赵安琪

审核:蔺伟、刘晓俏

为北理工点亮   

666个“赞”和“在看”吧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